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105年10月施政報告

重 要 施 政  成 果
重 要 成 果
一、研究發展與館室營運管理
(一)10月1日在大同區民權里涼州街旁市刑大用地舉辦105年度「客家就在巷子裡」-客家藝文活動社區展演計畫,第5場貳樓音樂工作室的「黃連煜-繽紛山路演唱會」活動,藝文表演活動順利圓滿完成,參與人數約450人(男45%;女55%)。
(二)10月15日至16日在義民嘉年華期間舉辦105年度小禾埕(食客、樂客、創客)市集,及DIY手工創作(絲瓜皂、扇子)體驗活動,本次與網路知名的「客家小吵」合作增加活動曝光度,市長及副市長並參觀市集及向商家問好,成效良好。
(三)本會所屬館室(文化會館、藝文活動中心及圖書影音中心)開放個別民眾使用及參觀,截至10月份止,累積進館人次為9萬1,664人次(文化會館計4萬9,733人次、藝文活動中心計2萬46人次、圖書影音中心計2萬1,885人次);另上開館室同時提供團體或民眾租借場地,105年度截至10月份止,累積使用場次計672場次(文化會館計273場次、藝文活動中心計213場次、圖書影音中心計186場次)。
(四)輔導督管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下稱基金會):
1、督導基金會營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10月份戶外入園、入館人數15萬2,986人次;截至10月份止,全年度累積參訪人數為55萬3,595人次。另提供場館導覽解說服務共16團。
2、督導基金會辦理:
(1)臺北客家農場:10月份「城市農夫認養」約600人次;「外部協力(華德福)」全月約160人次(男31%;女69%);「外部協力(快樂全人銀髮樂園關懷據點)」全月約65人次(男30%;女70%)。
(2)持續推動場館戶外教學推廣計畫平日班及假日班活動,平日班計5次,假日班計10次;竹夢市集辦理8場次。
(3)10月2日舉辦「客家文化創新推廣」-「家庭圓桌豆腐晚餐」;10月21-30日辦理2016第2屆當代敍事影展,播放34部長片與短片;客家表演藝術徵件計畫於客家戲劇中心演出《繁花》2場、《節外生枝》2場。
(4)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常態展示「臺北客家音樂故事館」。
二、客家文化傳承與客語學習推廣
(一)10月7日召開「105年度客家語兒歌曲譜集教材」第2次審查會議,針對客語用字及演唱之客語發音再做校稿與修正。
(二)10月11日召開「2016後生文學獎」決審會議,決議得獎名單,短篇小說組首獎從缺,增列1名優選;散文組增列1名佳作;客語詩組佳作1名從缺。
(三)10月11日召開「105年度客語輔助教材印製」第3次審查會議,校對繪本內之客語用字,避免文字訛誤及脫漏。
(四)10月15-17日舉辦「2016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迎神遶境、挑擔奉飯、安座大典、主祭大典、送神大典、藝文活動等系列活動。
(五)10月15、16日舉辦「2016臺北市客家文化節-客家大戲與委創音樂展演」之客家大戲、藝文晚會及主祭大典音樂演出。
(六)10月16日舉辦「105年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觀摩」決賽。
(七)10月21日召開「2016臺北市客家文化節-義民嘉年華音樂專輯製作」專輯設計協調會議,確認主視覺及內頁手冊設計形式。
(八)10月份「臺北客家社區大學」新開設「找回動手生活的能力-樸門永續設計實作班」課程,及工作坊4場次。
(九)10月份訪視「105年補助臺北市國中小學推行客家語傳承及文化推廣計畫」中光復國小、雙蓮國小、新興國中等20所學校。
未 來  施 政 重 點

一、客家文化傳承
(一)規劃及辦理「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
(二)規劃配合時令節慶,辦理年度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營造健康快樂新臺北城。
(三)辦理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活動。
(四)按季辦理年度客家文化季刊編輯、出版事宜。
(五)規劃及辦理「大專院校客家采風展巡迴列車計畫」引領青年學子參與客家事務、 體驗客家文化。
二、客語學習推廣
(一)辦理與推廣營造臺北市客語社會相關措施。
(二)辦理客家文化到校服務計畫執行事宜與客語輔助教材出版事宜。
(三)辦理各級客語師資人才培訓業務。
(四)辦理各項客語文化暨客語學習等競賽事宜。
(五)規劃及辦理客家文化活動補助申請、平時查核、核銷撥款事宜。
三、客家政策推廣
(一)規劃客家館室藝文活動轉型客家就在巷子裡相關事宜。
(二)舉辦臺灣客家優質 文創產業都心推廣活動。
(三)督辦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委託經營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