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105年07月施政報告
重 要 施 政 成 果 重 要 成 果 一、研究發展與館室營運管理
(一)105年度「客家就在巷子裡」-客家藝文活動社區展演計畫,第二場金滿圓劇團的表演活動於7月30日假中正區自來水園區思源街口廣場舉行,藝文表演活動順利圓滿完成,參與人數約500人(男45%;女55%)。
(二)本會所屬館室(文化會館、藝文活動中心及圖書影音中心)開放個別民眾使用及參觀,截至7月份止,累積進館人次為62,482人次(文化會館計34,266人次、藝文活動中心計13,401人次、圖書影音中心計14,815人次);另上開館室同時提供團體或民眾租借場地,105年度截至7月份止,累積使用場次計508場次(文化會館計189場次、藝文活動中心計162場次、圖書影音中心計157場次)。
(三)臺北客家書院「多元與流行音樂工作坊」於7月22日開課、報名人數14名(4名女性、10名男性)。
(四)輔導督管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下稱基金會):
1、「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本(7)月份戶外入園、入館人數為5萬6,347人次;截至本(7)月份止,全年度累積參訪人數為29萬9,968人次。另提供場館導覽解說服務共15團。
2、督導基金會辦理:
(1)臺北客家農場:「城市農夫備選召募」2場、「一日農夫‧夏耘•暑日子」11場,全月農夫栽培約700人次(男30%;女70%)及義工服務約350小時。
(2)舉辦3個梯次童遊客家夏令營及持續推動平日班及假日班場館戶外教學推廣計畫,陪伴小朋友一起度過愉快又自主的暑期生活,累積300人次(男31%;女69%)。
(3)竹夢市集共計辦理10場次。
(4)全球客家串流計畫以主題為【深入土地】與【跨界思考】,邀請6位講者,透過文學、影像、音樂、策展、劇場等不同視界辦理2日工作坊;城南社區劇場培育計畫:於每週四辦理「來尞戲劇工作坊」;另本月與臺大農藝系、藏種於民臉書社群、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合作辦理「藏種於農—農民保種實作2日工作坊」。
(5)臺北客家音樂故事館:精選客家山歌、八音、撮把戲、採茶戲、童謠、現代客家音樂等6大展示內容於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展出。
二、客家文化傳承與客語學習推廣
(一)7月1日在客家文化會館1樓交誼廳舉辦「105年度臺北市客家文化到校服務」文化講師培訓,共計21名講師參訓(20名女性、1名男性) 。
(二)7月1日召開「105年度國中小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觀摩活動」訪視輔導行前會議,邀集專家學者及各領域專家組成訪視輔導小組,針對訪視輔導各項細節進行討論,並配合各校期程進行社團及情境教室的訪視,目前已訪視6個國小夏令營。
(三)7月4-8日本會與教育局合辦「臺北市國民小學105年度本土教學客家語支援教師有效能教學研習實施計畫」已於假古亭國小開課,共計21名學員(18名女性、3名男性)完成結訓。
(四)7月6日邀集「105年度幼兒客語學習成果觀摩計畫」訪視輔導委員,召開訪視輔導行前座談會。
(五)7月13日召開客家文化季刊57期第1次落版編輯會議,確立本期方向及內容規劃;7月31日出版105年度客家文化季刊56期。
(六)7月18日召開「105年度客語輔助教材印製」第1次審查會議,討論內容為修正教學頁客語用字,並以括弧附註華語用字,教學頁圖片則以繪製插圖方式呈現,另調整部分章節加入唸謠、謎語等內容,藉以豐富教學頁。
(七)7月19日召開「105年度臺北市客家文化到校服務」第1次行前說明會,共計9所幼兒園參與。
(八)「臺北客家社區大學」下半年度課程於6月23日課程審查會議通過後,7月份同步招生26門課程,報名額滿後即陸續開課。
(九)7月份共開設「臺北客家社區大學」11門課程:「將文化帶進雲端」、「遼聊客家」、「義民精神與拳術實作」、「太極勁法與推手築基」、「旅行攝影-再現壯遊精神」、「四縣客語中高級認證闖關」、「客家話的學習與文化的體驗」、「客語音標會話班」、「共下來食澎湃」、「客式下午茶」及「藏種於農 農民保種工作坊」等各類多元課程。
(十)7月11日、15日分別在新北市藝文中心及汐止夢想社區,舉辦「105年度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觀摩」之社區營造觀摩活動。
(十一)7月25、27、28日、8月1、3、5日舉辦「105年國小、幼兒園客語師資培訓」,研習36小時,共計93名學員(82名女性、11名男性)報名。
(十二)「2016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1、7月29日召開挑擔及踩街組第1次會議,針對105年度挑擔踩街行進動線、踩街隊伍邀請規劃、花車製作及配合世大運宣傳規劃等進行討論。
2、7月6日召開第1次交通協調會議,邀請相關局處針對105年度迎神遶境及挑擔踩街交通管制及疏導進行討論。 未 來 施 政 重 點
一、客家文化傳承
(一)規劃及辦理「2016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
(二)規劃配合時令節慶,辦理年度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營造健康快樂新臺北城。
(三)辦理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活動。
(四)按季辦理年度客家文化季刊編輯、出版事宜。
(五)規劃及辦理「大專院校客家采風展巡迴列車計畫」引領青年學子參與客家事務、 體驗客家文化。
二、客語學習推廣
(一)辦理與推廣營造臺北市客語社會相關措施。
(二)辦理客家文化到校服務計畫執行事宜與客語輔助教材出版事宜。
(三)辦理各級客語師資人才培訓業務。
(四)辦理各項客語文化暨客語學習等競賽事宜。
(五)規劃及辦理客家文化活動補助申請、平時查核、核銷撥款事宜。
三、客家政策推廣
(一)規劃客家館室藝文活動轉型客家就在巷子裡相關事宜。
(二)舉辦臺灣客家優質 文創產業都心推廣活動。
(三)督辦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委託經營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