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105年11月施政報告
重 要 施 政 成 果 重 要 成 果
一、研究發展與館室營運管理
(一)11月27日在北投區振華里振華公園舉辦105年度「客家就在巷子裡」-客家藝文活動社區展演計畫第六場,由景勝客家戲劇團演出「轉屋下」,參與人數約250人(男45%;女55%)。
(二) 11月5日舉辦105年度「大學城客家青年巡迴展演計畫-當代客家紀錄片策展及培訓」紀錄片首映暨成果發表,完成5部紀錄片。
(三)本會所屬館室(文化會館、藝文活動中心及圖書影音中心)開放個別民眾使用及參觀,截至11月份止,累積進館人次為10萬3,587人次(文化會館計5萬5,507人次、藝文活動中心計2萬3,620人次、圖書影音中心計2萬4,460人次);另上開館室同時提供團體或民眾租借場地,105年度截至11月份止,累積使用場次計742場次(文化會館計301場次、藝文活動中心計238場次、圖書影音中心計203場次)。
(四)輔導督管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下稱基金會):
1、督導基金會營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11月份戶外入園、入館人數計8萬2,137人次;截至本(11)月份止,全年度累積參訪人數為63萬5,732人次。
2、督導基金會辦理:
(1)臺北客家農場:「城市農夫認養」約600人次;「外部協力(華德福)」全月約160人次(男30%;女70%);;「一日農夫‧秋收•工作營」1場;「外部協力(快樂全人銀髮樂園關懷據點)」全月約65人次(男30%;女70%)。
(2)持續推動場館戶外教學推廣計畫平日班及假日班活動,平日班計3次,假日班計9次;竹夢市集辦理7場次。
(3)11月5日辦理「豆腐與台灣漬台灣醬的相遇午餐」及與「康健雜誌」合作辦理「康健樂活節」;11月5-6日《男人幫 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演出2場次;11月13日《離開與重返》演出1場次;11月17-18日《人間男女-幌馬車變奏曲》演出2場次;11月18-20日辦理《全球客家串流計畫》創作文件展與田野實作發表會;
(4)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常態展示「臺北客家音樂故事館」。
二、客家文化傳承與客語學習推廣
(一)11月2日召開「2016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檢討會議,邀請合作社團、廠商就本年度辦理過程檢討以作為明年度改進重點。
(二)分別於11月3日及17日召開「2016臺北市客家文化節-蕭如松紀念音樂專輯與紀念音樂會」2次工作報告會議,確認規劃方向及內容。
(三)11月5日在臺北市仁家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舉辦「2016臺北市客家文化節-客家藝文活動推廣」第3場次演出,參與人數約50人(男60%;女40%)。
(四)11月9日在客家文化會館舉辦「105年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觀摩」期末座談會。
(五)11月10日召開「105年度客家語兒歌曲譜集教材」第3次審查會議,針對歌詞內頁版面安排討論及修正部分歌詞客語用字。
(六)11月19日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105年幼兒客語學習成果觀摩會」,參與人數約1,000人(男40%;女60%)。
(七)11月26、27日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105年度臺北市國中小學客家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成果發表會」,參與人數約3,000人(男30%;女70%)。
(八)11月份臺北客家社區大學開設新藝術、新工藝、新農業、新風尚、客家語言文化等5大類課程(累計32學分),及工作坊4場次。 未 來 施 政 重 點
一、客家文化傳承
(一)規劃及辦理「2017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
(二)規劃配合時令節慶,辦理年度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營造健康快樂新臺北城。
(三)辦理客語教育中心客語傳承及文化推廣活動。
(四)按季辦理年度客家文化季刊編輯、出版事宜。
(五)規劃及辦理「大專院校客家采風展巡迴列車計畫」引領青年學子參與客家事務、 體驗客家文化。
二、客語學習推廣
(一)辦理與推廣營造臺北市客語社會相關措施。
(二)辦理客家文化到校服務計畫執行事宜與客語輔助教材出版事宜。
(三)辦理各級客語師資人才培訓業務。
(四)辦理各項客語文化暨客語學習等競賽事宜。
(五)規劃及辦理客家文化活動補助申請、平時查核、核銷撥款事宜。
三、客家政策推廣
(一)規劃客家館室藝文活動轉型客家就在巷子裡相關事宜。
(二)督辦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委託經營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