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客家贏料理決賽 找到料理味緒的客家一番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 聯絡人:徐家敏
  • 聯絡資訊:02-27026141#302



     「北中南東,味的遷徙;家的味道,亙古不變。」飲食是文化的重要媒介,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今年度以「客家封」為主題,透過飲食推廣客家文化,為了讓民眾以多元方式認識豐富的客家料理味道,特規劃料理主題工作坊、美食論壇、料理競賽及客家晚宴等系列活動。

       8月31日(六)舉辦的「客家風土飲食工作坊」,邀請「泔 米食堂」團隊帶領民眾從米泔[1]來認識封料理。上午親子場以三代菜封為主題,利用蘿蔔纓、蘿蔔、蘿蔔乾等象徵形與意的三代概念,邀親子共食,佐以米泔搭配,將家的味緒[2]與回憶封存,另外製作老蘿蔔罐可在家中延續蘿蔔味緒。下午的青春場以封的本格與非典型為主題,傳統封、當代封、在地封、他方封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與創新,何謂「封」的本格、「封」的典型 、「封」的味緒,透過論壇與工作坊實作一起辯證。

       9月1日(日)熱鬧登場的是「客家贏料理」客家食物設計競賽決賽,由社會組與學生組入選的多組料理人,現場與夢想導師們共同辯證客家經典味緒,展現出客家當代飲食的精彩面貌。參賽料理人運用客家三味-油、鹹、香,與客家老味道-豬油、雞油、鹽味、醬油、肉香、豆香、茶香等味緒,以及桔醬、粢粑、粄、九層塔、蘿蔔絲、擂茶、野薑花等客家食材,從3個底蘊、20種味緒、48個關鍵食材,交織出蘊涵個人客家故事的「客家味」。

       今年首度舉辦的料理競賽,吸引了各方料理好手前來辯證何謂客家傳統味。以當代料理的烹煮手法,將客家傳統飲食習慣中常運用的食材與味道重新組合,展現出創新食物設計,除了創作客家飲食的當代性與未來發展之外,更強調了客家的傳統味緒可以被延伸、被再發展的可能性。

客家封晚宴,料理與音樂的完美協奏

       9月20日(五)接續登場的客家封晚宴將延續主題,推出10道經典的封味食物設計,從水飲、菜餚到甜品,運用多種概念來呈現封料理的可能性。並邀請料理決賽的獲勝者於晚宴中發表決選菜,與嘉賓分享當代客家料理的味緒與邏輯。此外,還邀請新竹三代製作純米米粉的永盛米粉團隊加入晚宴料理團隊,端出國宴級的客家經典菜-炒米粉。這是傳統客家莊宴客時不可或缺的經典料理之一。永盛米粉團隊如何利用純米米粉詮釋客家經典菜,碰撞出客家炒米粉的新經典,歡迎至晚宴現場一吃究竟。

       搭配食物主題晚宴,還規劃了「食物的歌謠」音樂會,邀請林生祥、陳瑋儒、iColor愛客樂等客家音樂創作人彈出自己的飲食經驗,唱出自己的食物記憶與食物連結。思緒入菜式,味緒為創作,以吃、以歌、以詩,所構築而成的客家當代飲食面貌,在客家封晚宴上完整呈現。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徐世勳執行長表示:「飲食是各種文化最直接的載體,客家族群擅長順應節氣跟地方物產,透過食材保存及料理手法,展現客家人就地取材的惜福生活觀。此次客家封晚宴以當代跨界手法呈現,用各地食材融入傳統作法,展現帶有區域性的料理風貌。讓民眾來到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坐在客家封晚宴的餐桌上,吃著料理、聽著歌謠,認識臺灣客家與時俱進的多元融合。」

      「『客家封』宴:食物的歌謠」活動將於108年9月1日(日)下午17時起於博客來售票系統開賣,席次有限,欲購從速。相關活動資訊請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或是「客家封」FB活動專頁查詢。
 

 
[1] 泔:指洗米水,亦指調理食物之法,以洗米水浸漬。(資料來源: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2] 味緒:客語,指味道。(資料來源:客語認證詞彙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