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站到了, 讓我們循著鐵路,找回客家,用音樂留下歷史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 聯絡人:徐家敏
  • 聯絡資訊:02-27026141#302



       臺北鐵路在1983年走入地下,在如今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市民大道沿線,曾經有無數往返的火車在這裡經過。過去臺北鐵路與客家族群密不可分,相對穩定卻非常辛苦的鐵路工作,成為當時許多的客家移民家庭的經濟來源,也使得市民大道沿線鐵路、車站地區,有著許多客家人生活的軌跡。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首次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定於12月1日上午10點在臺北車站1樓西側走廊展區舉辦「臺北站到了」記者會暨成果展開幕,展出音樂創作人及20多位青年學子走讀市民大道鐵路沿線地區的成果,並透過音樂演出,唱出受訪者與鐵路的動人故事。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委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表示,「臺北站到了」是一系列活動,客委會於暑假期間先舉辦了為期3天的「鐵路留聲--影像與歌詞創作工作坊」,在計畫主持人交通大學楊名龍教授帶領下,帶領著20多位對創作音樂感興趣的青年學子,從學習基礎歌詞創作到實地探訪、尋跡臺北鐵路文化,到最後各組學員們的歌詞創作產出,用歌詞及影像記錄關於市民大道鐵路沿線地區客家族群的感人故事,同時,多位客家籍的音樂創作人也參與其中,藉由面對面的訪談,結合各自不同的生命經驗及臺北鐵路記憶,以歌曲創作進行詮釋,期望更清楚地描繪客家族群與鐵路、與臺北客莊之間的各種生命樣貌及人文姿態,由音樂創作人與市民大眾一起「循著鐵路,找回客家,用音樂留下歷史」。有感於臺灣鐵路管理局有為數眾多的員工是客家人,他們或憑著客家人強韌的毅力從事辛苦的工作,或每天南來北往搭乘火車到自己的崗位上奮鬥打拚,12月1日起至12月31日,由臺北市政府客委會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共同舉辦「臺北站到了」成果展,在臺北車站1樓西側走廊展區,將可自這些年輕人與音樂人的成果結晶看到臺鐵客家人的故事。
 
       今年音樂人走進市民大道,採集關於前臺鐵局企劃處長葉日洋、臺北車站站長黃榮華、前臺北機廠副廠長鄭萬經、前臺北鐵路餐廳經理李玉霞、前臺鐵綜合調度所副所長鄧慶福、鐵道文化志工隊隊長俞秋苓、大安區誠安里里長及里民、信義區五全里里長及里民等與火車、與鐵路的故事。除舉辦成果展外,12月1日的記者會也將邀請這些受訪者蒞臨,請大家共同見證他們對客家、對鐵路的付出與貢獻。記者會中亦將由愛客樂iColor主唱邱廉欽帶來他創作的「臺北站到了」音樂專輯歌曲,包括描述從車廂到月臺的乘客人手一個、成為臺北車站獨特文化味道的鐵路便當,及由音樂工作坊學員作詞、邱廉欽作曲,以清朝即來到臺灣的騰雲號的角度發想,描述臺北鐵路不斷改變的面貌,讓大家先聽為快。此外,臺北市政府客委會亦將於12月8日下午3點30分於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舉辦系列活動之「臺北站到了」音樂發表會,由徐哲緯、邱廉欽、劉榮昌、羅思容等金曲客家音樂人演唱他們的創作,一首,一首……用音樂說故事,聽到火車的聲音,也聽到客家人的故事。
 
       臺北站到了,是夢想的開始?還是鄉愁的開始?「臺北站到了」成果展以臺北「市民大道」鐵路沿線地區作為主題藍本,循著鐵路,透過訪查當地客家人的生活脈絡,感受當地客家人的生活樣態、人文風景,創作客家音樂,歡迎市民朋友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