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用音樂為客家發聲,「白雲下的稻禾」客家國際交流音樂會,世界金牌團隊雲集、免費索票開跑!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 聯絡人:徐家敏
  • 聯絡資訊:02-27026141#302

      為推廣當代客家表演藝術,將客家文化推廣至國際,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推出「國際唱客音樂交流計畫」及「當代客家表演藝術徵件計畫」,於8/28(三)的聯合記者會中,先行邀請所有參與演出的國際團隊與國內表演藝術團隊,記者會中帶來精華片段演出。
 
用音樂為客家發聲,「白雲下的稻禾」客家國際交流音樂會,世界金牌團隊雲集、免費索票開跑!
       
       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國際唱客音樂交流計畫」今年已邁入第3屆,每年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歌手齊聚臺北,用音樂和世界交流,用音樂為客家發聲,向各國青年歌手推廣客家語言及文化,逐步將客家音樂推廣至全世界。今年共邀請到來自歐洲德國、香港、印尼以及臺灣的金牌團隊共襄盛舉,將於8月28日至9月1日在臺北市進行一系列音樂交流展演活動,所有活動皆為免費索票入場,歡迎所有愛樂朋友共同參與。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說:「客家文化的保存實屬不易,臺北市客委會及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致力於推廣客家文化,期望藉由音樂交流活動的舉辦,讓更多人知道客家美麗的傳統文化與音樂,謝謝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一同來與客家交流、碰撞,激盪更多當代族群音樂的可能性。」
    
       今年的演出陣容精彩可期,這些不容錯過的團隊有:2018年第一屆東京國際合唱大賽男聲組第一名、第三十四屆寶塚室內合唱大賽總冠軍「香港九龍華仁書院男聲合唱團」;2018年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合唱大賽冠軍「印尼棉蘭男聲合唱團」;來自「德國巴登符騰堡邦邦立音樂學院節慶合唱團」;在臺北世大運開幕典禮中擔任會歌演唱,佳評如潮的「拉縴人青年合唱團」;以及代表在地客家的「全球客家聲韻歌劇團」、「哈客童謠團」及「崇正歌謠班」。此外,更有跨界展演之連結,包括今年剛拿下金曲獎的「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及連續兩年入選國藝會分級獎助團隊的「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除了音樂展演外,還有各國合唱講座、音樂快閃等等,詳情請搜尋臉書「2019年國際唱客音樂交流計畫」或洽02-89132068。
 
當代客家表演藝術系列展演,親子劇場帶您一探神話傳說
   
       由國內知名客家表演藝術團體帶來的「2019當代客家表演藝術系列展演」,今年推出4檔全新製作,8月31日率先登場的是由壹貳參戲劇團結合牛欄河劇場,與「黃子軒與山平快」共同呈現的《美里啊~》,以關西舊稱轉化為帶有飽滿情緒的5位人物故事,是當代客家舞台劇的首部曲。接著9月28日、9月29日由奇點劇團帶來適合親子共賞的《水牛與白鶴仔》,以客家童謠結合大型偶戲,演繹新創客家童話。10月12日《月光歸路》是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的詩歌創作,照見客家女性的藝文生命力。11月9日《義民爺爺帶𠊎轉屋下》為五感體驗的親子展演,由打幫你樂團帶領大小朋友們找回客家傳統文化。詳情請搜尋臉書「2019當代客家表演藝術徵件計畫」或洽02-2369-1198分機505。